2013年航運業的“堵心事兒”
2013-12-30 16:36:34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航道“腸梗阻”】
12月5日,全國大范圍出現霧霾,霧鎖長江近48小時。受此影響,長江口地區有815艘船舶拋錨扎霧,港內碼頭、錨地256艘船舶被迫停航,成為今年以來上海港水上最大的一次霧情。據悉,由于霧霾天氣頻繁發生,氣象因素對航道、港口的影響日益加重。
事實上,航道堵航長期以來一直是制約我國內河航運發展的一大弊病。在京杭運河、長湖申線等長三角水網地區繁忙航道以及蘇北運河部分船閘、三峽船閘、長洲等水利樞紐,待閘時間長、船舶大量滯留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時受影響的船舶可達上千艘。究其原因,既有違規施工、船舶碰撞等偶發因素,也有冬季枯水期的年年大考。如今,港航企業普遍反映,霧霾等氣象因素帶來的不利作用日趨明顯,值得關注。
點評:
堵航的惡劣影響不必多說--安全隱患增加、運費成本上升、群眾不滿情緒集聚等。正是由于其背后的經濟社會影響,解決航道擁堵一直是航運管理部門的重要議題。近年來,航道整治工作持續進行,9月14日,長江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正式開工,預期通過3年時間建成滿足萬噸級船隊和3000噸級貨船雙向通航的要求,將打通長江中游航運“瓶頸”.
此外,解決航道擁堵還需管理水平的提高,科學調度、有效疏通,在現有條件下充分利用航道船閘成為不少海事管理部門提升服務水平的重要抓手。隨著我國進入霧霾高發期,對水上調撥的應急處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標簽: 航運業